我们的国风
浩浩国药,荡荡国风;载深履厚,与时俱新。
一九五六年,青岛“永乐堂”等数家前店后坊式商企,集聚药工专才,创设国药加工厂(后改名青岛国药制药厂、青岛中药厂),成为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嬗变的标志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起,企业秉承国药精华,融渗现代技术,构建营销网络,改造流通业态。国家专利药物养心氏片等新品频出;连锁大药房覆盖岛城、跻身全国百强;产业兼并势如破竹,省海洋药物所等争相加盟。其后,企业在转制中更名国风药业,一举成为齐鲁知名品牌。
进入新千年,公司以志存高远的愿景和大手笔运作,在黄岛开发区新辟占地七百余亩的国风工业园,建成一流的生态友好型医药产业基地与研发平台。
二00三年,青、沪两地政府牵手,企业改由上药集团控股,以上海的技术和管理优势,与青岛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实现完美互补,现已成为中国医药类市值前列的上市公司(SH.600849)核心成员单位,在三年规划引领下,通过系统再造,迈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周期。
公司专注现代中成药核心业务,同时兼收并蓄,积极进军化学药物、海洋药物和生物医药领域。
公司追求可持续全面发展目标,推进产、销、研创新集成,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番,构筑集制造、分销和零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。
公司承续高品位企业文化建设,用“责任、专业、团队、创造”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员工,以勃发向上的文化力展示于社会和市场。
国风药业五十余年流金岁月,融入国药文化的五千年历史长河,无疑是沧海一粟。但国风人用心智与汗水,承载、创造着民族瑰宝,无愧于列祖,无愧于时代。
国药是一门科学,科学需要接力;国药是一种文化,文化需要传承。今天,置身新时代的时空环境,全体国风人将薪火相传,信守与践行企业使命——弘扬国药雄风,创造健康生活
国风发展简史
※ 历史溯源(永乐堂)
国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左右。是年,一位北平人来到青岛,在高密路82号开设达仁堂。1927年天津人孙诗伯等以 500 银元兑得达仁堂青岛分店的全部制药设备和铺店,包括成药配方(配本)3 本。1928 年出资5000银元,在达仁堂旧址高密路82号开设永乐堂,经营药材及中成药,是当时青岛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作坊。
1955年12月,永乐堂在青岛土产支公司中药经营部帮助下,吸收同仁堂、同盛堂等药房药店老药工,组成永乐堂加工组,永乐堂经理孙少伯(孙诗伯之子)负责。开始以蜜丸、水丸剂型为主的中成药加工生产,主要品种有大活络丹、小儿回春丹、参苓白术丸、喉宏散等近十个品种。
※ 起步发展(1956—1983年)
1956年,青岛中药零售商业公私合营,永乐堂加工组改称“公私合营永乐堂国药加工厂”。自此,国风的历史掀开了篇章。1957年并入慎芝堂、同安堂、永利家庭工业社,并抽调了宏仁堂部分技术力量,合并组成“青岛国药加工厂”,改公私合营制为全民所有制,隶属青岛药材站。
作为祖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,在近三十年时间里,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前行,书写着国药当自强的历史。1959年企业转国营,更名“青岛国药制药厂”,将化学药品片剂型引进到中成药生产上,当时在中国北方属于首例;后来又增加了糖浆剂、酊剂、水剂、膏剂、冲剂等新剂型。1966年以后,已更名青岛中药厂的企业陆续研制生产了利胆片、利胆排石片、健脑丸、环心丹等受到国内外欢迎的名优产品。
其间,企业曾迁址城阳、南仲家洼868号,最终落户延安三路101号。
※ 开始崛起(1984—1993年)
1984年2月,青岛市医药公司成立,青岛中药厂从药材站划归市医药公司管理,掀开了自我发展的新篇章。
1985年,青岛中药厂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56个重点中成药生产厂之一。1986年,被中国药材公司列为中成药生产更新改造企业。
1987年,由国家投资公司和青岛市经委联合投资,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设的综合制剂大楼破土动工。同年,企业从单一的药品生产走上自主经营的道路,在山东省内第一个采用广告形式进行促销,银翘冲、快胃片等品种迅速崛起,带来了九十年代初企业销售收入和效益连续三年翻番,成为青岛市唯一的中成药生产骨干企业。
1993年,青岛中药厂率先在青岛市进行三项制度改革,激活了企业内部机制,企业从此轻装上阵,步入快速发展轨道。
※ 一次创业(1994—2002年)
1994年,作为青岛市的转制试点单位,青岛中药厂在系统内第一个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。
1995年,升级为中型一企业。
1996年,与山东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进行紧密型联合,实现了科企优势互补,增强了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。
1997年,公司股票在青岛权证市场挂牌交易,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。
1998年11月,更名“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1999年,先后吸收、控股国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、莱西医药公司等企业,壮大了规模和实力。升级为国家大型二企业。
2000年9月23日,国风工业园在西海岸破土动工。
2002年11月30日开园试运行。
10年的时间里,企业激活了内部机制,完成了股份制改造,实现了多元化经营,吸收了优良资产,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厂发展成为国家大型制药企业,取得了一次创业的成功,牢固树立了青岛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。企业同时拥有养心氏、苦甘颗粒、健脑胶囊等众多为市场广大民众认可的品牌中成药。
更名“国风”则意味着企业依托中华文明、弘扬国药文化、打造自主品牌新的梦想的开始。
※ 二次创业(2003年-至今)
乘着梦想的翅膀,2003年8月19日,公司整体跨海西进来到了充满活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同年12月28日,在青岛市政府的推动下,企业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抉择,加盟上海医药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,步入高起点、高水平的发展平台。获得了资金、技术、经营理念和市场网络方面巨大支持的国风,开始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。
2009年,伴随着上药集团重组和改革调整的步伐,公司组建了新的领导团队,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,由集团事业部所属企业调整为集团直属核心企业。10月16日,公司随上药集团医药产业整体上市,一并纳入新上药优良资产之列,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。
调整后的国风迸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,资产盘活、创新营销、夯实管理、文化再造……一系列改革举措开启了企业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拐点,为新的发展跨越积蓄力量。